聽說這樣做就能夠成為大神
瀏覽此文大約花費您10分鐘時間
作者:菜心頭幾天有個朋友問我,怎樣才能成為設計大神,想到甚么就可以做出來!
對這個問題,或許我的回答其實不夠權威,由于畢竟我還沒有到達那種水平,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工作經歷,我有了1個很清楚的認知,想和你說1下,或許能對你能有所啟發!
我覺得要想成為1個牛逼的設計師,你福州定制工裝公司有兩件事要做,1個是創意(原創),1個是履行力。
今天我們先來說創意!
創意!
所謂的創意,大部份都是之前的“經驗”通過轉換得出來的產物,大師轉換的好,做出來的東西可以煥然1新,新手轉換不好,就成了抄襲!
怎樣轉換呢?目前總結了3個方法,大綱以下:
1.深挖功能
2.概括現實
3.借用拼接
1.深挖功能
這1點是從原研哉的書里學到的,假定讓我們設計1個杯子,我們直接去百度“杯子”,出來的內容是這樣的:
這時候候我們的思惟已被固化,設計出來的東西基本也就逃不出傳統的杯子樣式了。
大師的思考方式是怎樣的呢?
他會想,杯子是用來干嗎的?
裝水的!
那古時候的人如何裝水呢?
古裝劇中我們看到過有些人用荷葉盛水,
那荷葉是不是可以設計成杯子呢?
這樣,你設計出來的杯子可能就是以荷葉為原型的,也就和普通設計作品拉開了距離!
2.概括現實
這個方法基本就是表現情勢的事情了,多視察1些現實生活中的現象,然后將這些現象或內容轉化成藝術圖形、設計作品等等!
比如我們需要做個水波紋的效果,那就能夠視察現實中水波紋的特點,然后去圖形化它,以下圖:
概括現實的案例有很多,任何事物、現象你都可以將其圖形化,就看你怎樣發揮了!
3.借用拼接
這招其實也是我們常常用到的方法,不過1旦懶于思考,很容易就變成抄襲了!
首先我們要做到的第1點就是,你從A1提取出來的元素,盡可能不要用到相同屬性的A2,而是用到其他屬性的B2上面,舉個例子,你要設計1個音樂界面,如果你只去其他音樂界面上找靈感,1不謹慎就變成抄襲了,但如果你去車載、電影界面找到了可以借用的靈感和元素,沒準就成為你的創意了。
深澤直人的CD就是這類原理,從排風扇上面提取“拉線開關”,然后結合到CD播放器上面!(固然大師的作品不單單只是這么簡單)以下圖:
這樣的例子其實有很多,例如你從電影中得到靈感(場景、配色等),應用到插畫當中,這都是在偷偷的轉換,在轉換的進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,最后變成自己的創意!
總結
以上就是目前我掌握的關于創意這1塊的內容,還沒有完全的融會貫通,不過是有漸漸進步的!
履行力
履行力也是1樣的道理,平時練的多,技術就會愈來愈純熟,等到真正需要你履行的時候,你就能夠很快的完成。如果平時練的少,關鍵時刻就只能科科了!
那練習的關鍵在于甚么呢?在于思考!
不論是臨摹、優化還是原創,都需要思考,帶有思考的練習會讓你的履行力快速加強。
那末如何思考,思考甚么?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重點!
思考可以分為以下3部份內容,大綱以下:
1.臨摹--視察細節
2.優化--鞏固理論
3.原創--成為大神
1.臨摹--視察細節
首先你要明白,臨摹可讓你靜心,讓你鞏固基礎,讓你減少迷茫。能夠踏踏實實臨摹的人,最后都不會太差。
但是不動腦的機械化臨摹是事倍功半的。所以為了你能更加有效的臨摹,成長的更加迅速,我要把我臨摹的進程和思考與你分享
假定現在我要臨摹iOS 11 系統里面的圖標,拿天氣圖標為例:
看起來很簡單,但做起來你才會發現人家里面有太多的思考與細節!
千萬不要直接照著原圖比例把形狀扒下來,然后吸個色直接填充,那不叫臨摹,那叫摳圖!
我們先看下原圖的結構,大概了解是由甚么內容構成的,然后關掉原圖,自己默畫1遍。
原圖有1個太陽和1朵云,太陽是個圓,云是由兩個圓角矩形和1個圓形構成的,所以我嘗試自己畫1下,并與原圖放在1起進行比較:
這時候候我們就能夠思考第1個問題了,看著感覺沒原圖大氣呢?
就是由于我們做的東西沒有舒展開,圖形都擠在1起了,不夠飽滿,這就是讓人覺得不夠大氣的緣由,還有就是我做的時候沒有益用輔助線,所以很多東西都是憑感覺的。
我們打開輔助線后,很多東西就清晰了:
我做的云朵和太陽沒有把紅色部份撐滿,所以看著就吝嗇很多。
這時候候你就會發現,如果你直接照著原圖把結構描下來,根部不會發現任何問題,所以臨摹1定要找對方法呀!
接下來就是上色和表現質感了,千萬不要直接去吸色,憑感覺去搭配,去調劑!
關于質感我在這里強調兩個細節,我們看對照圖:
第1:雖然現在很多設計都是扁平的,但100%的扁平會讓人感覺太過平淡,所以你會發現原圖實際上是有微小漸變的,只不過有1部份被云朵擋住了,不仔細視察看不太出來!
第2:原圖的物體都是有1像素的反光描邊的,這個是增加質感的經常使夏季彈性工作服款式圖片用表現技法,如果你看不清楚,我幫你放大1下:
是否是很奧妙!
所有的好作品都是小細節堆積起來的,而這些小細節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通用的,所以你練的多了,再加1思考,履行力自然就上去了!
2.優化--鞏固理論
除臨摹,我們平時還會優化改版1些設計,我個人覺得優化的核心在于鞏固理論,清楚自己為何要這么優化!而不是完全憑感覺!
舉個很簡單的例子,IOS11新增了1個app叫做“文件”,里面有個頁面是這樣的:
對這個頁面,分割線和下面的“紅色”標題距離太近,而“紅色”標題和下面的文件夾反而離的較遠,致使它們3個的關系不明確!根據“密切性原則”,內容之間的間距散布非常不公道!
所以優化的結果以下圖:
這樣關系就清晰多了,看著也舒服很多!
千萬不要小瞧理論知識,它可讓你的履行更加有說服力,當理論和實踐結合到1起,那氣力,老大了!
3.原創--成為大神
前面我們做了很多內容,到底如何成為大神,想到甚么就可以做出來呢?
大家應當都看過星爺的《武狀元蘇乞兒吧》,蘇乞兒學會了降龍108掌的前17式,但是書上缺少了18掌的教學,后來在最后關頭,他才發現:
我想,我們最后的大神原創階段應當也是這個原理,前期不斷豐富理論、大量臨摹、構思創意、嘗試改版等等,有了足夠多的準備,再略微1變通,第18掌(成為大神)自然也就掌握了。
總結
如果你不踏踏實實的做好前17掌的內容,直接問他人如何打出第18掌(成為大神),我只能告知你,永久也做不到!
€€ 點這兒,來3個設計師的微博獲得更多干貨